close

講師黃老師(台北市教師會政策部主任),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講授學生輔導管教及教師法律責任。黃老師說:「老師是專業,不是服務業。」在教學現場,對於非自己專業的事應轉介給專業人士處理,教師要將自己視為家醫科醫師,應負責的是觀察學生的變化,不要甚麼都想自己處理,這不是推卸責任,而是將權責分清楚。以下簡單摘要該場研習內容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★<<管教16招>>但要小心使用喔!

教育部「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」
96
622日台訓(一)字第0960093909號函修正

二十二、教師之一般管教措施
教師得採取下列一般管教措施:
(一)適當之正向管教措施。
(二)口頭糾正。
(三)調整座位
(四)要求口頭道歉或書面自省。
(五)列入日常生活表現紀錄。
(六)通知監護權人,協請處理。
(七)要求完成未完成之作業或工作。
(八)適當增加作業或工作。
(九)要求課餘從事可達成管教目的之公共服務(如學生破壞環境清潔,罰其打掃環境)。
(十)取消參加正式課程以外之活動。
(十一)經監護權人同意後,留置學生於課後輔導或參加輔導課程。
(十二)要求靜坐反省
(十三)要求站立反省但每次不得超過一堂課,每日累計不得超過兩小時。
(十四)在教學場所一隅,暫時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保持適當距離,並以兩堂課為限。
(十五)經其他教師同意,於行為當日,暫時轉送其他班級學習。
(十六)依該校學生獎懲規定及法定程序,予以書面懲處。
教師得視情況於學生下課時間實施前項之管教措施。
學生反映經教師判斷,或教師發現,學生身體確有不適,或確有上廁所、生理日等生理需求時,應調整管教方式或停止處罰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後送給專家處理--輔管送送送

若管教16招都用過,卻還是沒辦法改善,管教無效或學生不服管教,如學生罵髒話、頂嘴,教師就可要求學務處或輔導室協助處理,進入後送機制。黃志宏老師提醒老師謹記「輔管送送送」步驟:


輔導,後管教,都不行就後-->學務處或輔導室後-->監護人-->家長會-->高關懷課程、少年輔導單位、警察或司法機關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規則講清楚 多用正面管教

1.室布置的時候,不要忘記把班規貼上去黃老師鼓勵老師與學生訂定班規,依輔導管教辦法,班規有法定拘束力,管教辦法用來約束學校、老師,而校規班規則是用來約束學生,先把規定講清楚,避免不必要的糾紛。

2.黃志宏建議,老師要多欣賞孩子的優點,多使用正向管教,他笑說:「抱持把學生看作猴子的心態,比較沒有壓力。」能教會1個孩子,就是1份成就感。

3.「誰愛兒童的嘰嘰喳喳聲,誰就願意從事教育工作;誰愛兒童的嘰嘰喳喳聲已經愛得入迷,誰就能獲得自己職業的幸福。」黃志宏推薦由紅葉文化出版的《孩子,你們好!》一書,他閱讀這本書獲得很大的感動和力量,書中傳授許多輔導教學技巧和教學現場的經驗,黃志宏勉勵老師們一同發覺教書的幸福感。


以上摘要參考 http://lihpao.shu.edu.tw/news/in_p1.php?art_id=17880 (自立報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ir 的頭像
    stir

    stir

    st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